您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特色行业升级突围为外贸注入新动力透过口岸看中国开放与经济跃升

2025-10-15 19:44  阅读量:8310   来源:中国网   

口岸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不仅是人员、货物进出境的通道,更是经济开放的窗口。2025年以来,我国出口有效应对多方面压力和挑战,保持了良好增长态势。10月13日,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出口方面,前三季度增速超过了7%,连续8个季度保持增长。我国制造业出口连续8年增长,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今年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抢眼

这其中,成绩非常抢眼的就有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去中国汽车出口的第一大口岸城市上海看看,感受一下汽车排队出海的场景。外高桥港区码头是上海两大主要汽车出口码头之一。

外高桥码头汽车出口连续四年超百万辆

上海外高桥港区西侧是集装箱船舶码头,东侧是全球最大的汽车滚装进出口码头——上海外高桥港区海通国际汽车码头。据了解,海通国际汽车码头每天约有2—3艘国际货轮从这里出发。

10月15日码头靠泊的这两艘滚装船将搭载4083辆中国产汽车驶往海外。在引桥通道集结的这些新能源汽车就产自重庆,共有450辆,这笔订单即将发往墨西哥。

中国产汽车“造船出海” 拥有自营物流船队

这样的汽车滚装船是专为整车运输设计的特种船舶,汽车可以直接开进船舱,船舱内部有多层甲板和斜坡通道,汽车直接开上开下,方便装卸。这样的一艘滚装船内部有12层,每一层大约可以停放600辆汽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中国汽车出口需求增长,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出口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现在已经实现了“国产大船运国产汽车”。

上海汽车集团就已拥有国内规模最大的自营整车物流船队,共拥有39艘滚装船舶。其中,2025年5月投入运营的一艘大船以9500个车位刷新全球最大装载量纪录。

从这里俯瞰海通码头,一排排新车排列整齐、整装待发,场面十分壮观。海通国际汽车码头场地面积11万平方米,最多能停3.5万辆车,年通过能力超100万辆。2024年,海通国际汽车码头出口汽车129.8万辆,2025年到现在,只用了3个季度就完成了出口突破百万辆,已实现连续4年出口超百万辆。

特色行业升级突围为外贸注入新动力

在新兴业态领域,2025年7月,上海首个“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在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落地,吸引了50家企业入驻,出口交易额突破10亿元。这一模式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跨境电商融合发展,培育了外贸新增长极。

与此同时,跨境电商出口通道也越走越宽。2024年7月,上海口岸打通跨境电商海运出口业务,相比航空和铁路运输,海运为跨境电商企业开辟了成本更低、货运量更大的出海通道。覆盖航线从最初的美西线拓展至日韩线、澳洲线、东南亚线以及南美线等全球各大贸易区域。

“新三样”产品出口同比增长两成

“十四五”期间,我国包含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在内的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培育壮大。2023年,“新三样”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新三样”产品出口已经超9000亿元,同比增长两成。

如今,我国已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突破1000万辆的国家,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我国锂离子电池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已排名世界第一,全世界70%以上的锂电池在我国生产。我国光伏组件产量连续16年居世界首位,为全球提供了70%的光伏组件和60%的风电装备。

霍尔果斯口岸:全国最大汽车出口陆路口岸

“一路连欧亚,五口通八国”,地处“一带一路”核心位置的新疆,正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而霍尔果斯,“十四五”期间,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汽车出口陆路口岸。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从这里走向中亚、欧洲市场。

今年前三季度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7.37万亿元

据海关统计,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7.37万亿元,同比增长6.2%。另外,从海关总署的最新数据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对东盟进出口5.57万亿元,同比增长了9.6%,东盟持续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