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健康服务遇见艺术温情,一场别开生面的公益活动在市立医院(太湖总院)门诊大厅展开。通过“医疗义诊+文艺义演”的创新形式,为苏州居民送上健康关怀与文化盛宴。
义诊专区:健康服务零距离
医院派出心脏大血管外科李巅远教授、乳腺癌诊治中心张国锋教授、疼痛科孙怡主任、甲状腺头颈外科周于莹医生等20余名医护人员,为居民提供免费血压血糖检测、疾病咨询、初步筛查和健康指导,助力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健康保驾护航。
据统计,本次活动共发放健康礼包200余份,筛查出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30余人。
义演舞台:音乐暖意传真情
与此同时,学校师生带来的文艺表演点燃现场气氛。史乙芊同学用优美动听的歌声拉开了义演的序幕,
李欣妍同学一首《下一个天亮》营造出温暖治愈的氛围,
随后陆铭嘉同学演唱的歌曲《唯一》化作爱心纽带,给现场的观众朋友带来温暖与感动,
何雨桐同学以空灵真挚的嗓音,将经典歌曲《忽然之间》演绎成温暖的公益宣言,
李孟泽老师和张嘉宁老师长笛钢琴合奏的《我心永恒》更引得观众阵阵掌声,于爽老师萨克斯演奏的《玫瑰人生》将听众一秒带到法国香榭丽舍大街,聆听法国香颂的巅峰之作,最后张嘉宁老师的钢琴独奏《我和我的祖国》更是引发全场大合唱。
医校联动:公益行动常态化
“一所优秀的学校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深化协同育人模式,通过艺术展演构建社会情感教育场域,同步推进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与城市美育生态建设,后期将建立长效公益服务机制,共同谱写"健康苏州·艺术惠民"的城市文明新篇章。”活动联合发起人、曾参与《人民日报》新媒体作品《我爱你中国》和部分院线电影的作曲编曲工作的留欧青年音乐家于爽老师在采访中表示。
“艺术在医学中的意义远超出简单的辅助角色,它渗透在医疗实践、患者康复、医者培养乃至医学伦理的多个层面,成为连接科学与人文的重要纽带。同时,医术与艺术的互动揭示了一个核心命题:科学与人文的共生。医学借助艺术提升人文关怀,艺术则从医学中汲取对生命本质的洞察。这种交融不仅拓展了各自的领域,也为人类提供了更完整的治愈与表达方式。”活动联合发起人、张云主任表示。
硕士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近年来一直在国际高中音乐教育一线,助力多名学子叩开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洛杉矶音乐学院、美国MI现代音乐学院等世界顶级音乐院校大门的张嘉宁老师表示:"在医学与艺术交汇的场域中,我深刻感受到跨界融合产生的能量共振。苏州市立医院太湖总院创新性打造"健康+美育"的双轨服务模式,不仅以多学科义诊构筑起生命护航网络,更通过交响声波唤醒城市的人文温度。音乐教育不应囿于象牙塔,要让每个音符都承载社会价值。我们计划将阶段性研究成果转化为可推广的社区艺术疗愈方案,用黑白琴键谱写更具人文关怀的城市健康协奏曲。"
曾先后任职于丹麦皇家歌剧院、苏州交响乐团以及无锡洛可可交响乐团,硕士毕业于丹麦皇家音乐学院,现兼任苏州爱乐乐团长笛声部的李孟泽老师在采访中表示:“音乐是人类心灵的滋养剂,艺术家应当以声乐浸润人间烟火而非孤芳自赏。这场公益演出不仅搭建起艺术才华的展演平台,更谱写出美育精神与人文关怀的交响乐章。愿流淌的旋律化作永恒的生命之光,为跋涉于困境中的人们照亮希望的航标,更祈愿每个与病魔抗争的灵魂,都能在社会的温暖共振中重获新生力量,共同谱写充满曙光的未来诗篇。”据悉,李孟泽老师近年来也深耕音乐升学,规划指导多名学生进入如南京艺术学院、皇家奥胡斯音乐学院等国内外知名音乐学院。
医术和艺术是相通的,这种‘健康+文化’的模式既传播医学知识,又展现青少年的社会担当。未来学生将定期参与医院义诊义演活动,医护人员也将走进校园开设健康选修课,让学生通过模拟诊疗、中医文化体验等活动,成为健康理念的传播者。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