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呈现出隐蔽性强、技术含量高、受害人群广等特点,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大都会人寿福建分公司温馨提醒您:切实提高防诈反诈意识,主动学习识别各类诈骗手段,共同营造安全、诚信、健康的金融环境。
一、定义
电信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通过远程、非接触等方式,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
二、法律责任
组织、策划、实施、参与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或者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帮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处十万元以下罚款。
三、典型案例
【案情介绍】李先生在微信公众号阅读投资理财类文章后,扫码加入名为“投资-特训”的群贴,并通过群内指引添加了自称“基金经理的客服人员。该客服发送安装包要求享先生下载了指定的投资平台软件,并以“股票推荐”的名义诱导李先生向平台转账充值。初期账户持续显示盈利,面对账户余额不断增长,李先生放松警偏持续追加资金投入。数日后,该投资平台突然无法登录,客服人员也将其拉黑,李先生才发现被骗,最终造成82万元损失。
【警方提示】
不要轻信非正规渠道推荐的投资理财项目。凡是宣称“掌握内幕消息”“高额回报”“稳赚不赔”的网络投资理财,都是诈骗。
四、如何预防电信网络诈骗
1.克服“贪利”思想,天上不会掉馅饼,保持理性思维,避免因小利落入诈骗陷阱。
2.保护个人信息,不要轻易将自己或家人的身份、通讯信息等家庭、个人资料泄露给他人,谨防被不法分子利用。
3.核实可疑信息,遇到疑似电信诈骗时,不要盲目轻信,通过官方渠道核实身份和信息真伪,避免盲目听从指令。
4.正确使用银行卡及银行自助机具,注意环境安全,不要随意输入密码或点击陌生链接;不随意出借、出租、出售个人银行卡、账户。
5.遇到疑似诈骗时,冷静应对,应立即停止操作,向亲友、警方或相关机构咨询求证,必要时迅速报警,避免财产损失扩大。
【案例来源:公安部刑侦局】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