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

香港传艺集团共议双碳技术路径 解码节能降碳投资新机遇

2024-09-07 15:06  阅读量:5074   来源:凤凰财经周刊   会员投稿

2024年9月6日,由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节能减排技术交流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作为深耕清洁能源投资的综合平台,香港传艺集团受邀参会,与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田智宇主任、信通院卢春阳副总工等百余位专家共探技术破局与资本赋能路径。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田智宇主任的开篇演讲直击政策内核。其披露的能耗双控新规显示:2025年单位GDP能耗需较2020年降13.5%,重点行业碳排放强度核查覆盖率将达100%。更值得关注的是"柔性负荷调控"试点政策——通过电价信号引导工商业可中断负荷参与电网调节,该机制为香港传艺集团在东莞布局的储能聚合项目提供政策支点。田主任特别强调:"节能服务商需从设备供应商转向系统能效管家",这一转型方向与集团"能源托管+碳资产运营"战略深度契合。

中国信通院卢春阳副总工的数字赋能案例引发资本关注。其展示的"AI+工业窑炉优化系统"使某钢铁企业燃料效率提升11.6%,年减碳量达8.2万吨;区块链碳追溯平台则解决数据篡改风险,使CCER项目开发周期缩短40%。香港传艺集团投资总监现场表示,将把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大湾区分布式光伏碳汇项目,预计可提升碳资产溢价率15%。

上海宝碳赵莹总工的碳资产管理框架更具实操价值。其提出的"三横四纵"模型(监测报告、减排开发、交易运营、金融衍生)系统解构碳资产价值链,尤其指出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周期需压缩至18个月内以应对政策波动。这一洞见促使香港传艺集团调整碳汇投资策略——暂停5年期以上林地项目,转向工业余热回收等快速减排领域。

北京绿色创业汇葛勇总经理的资本视角揭示新赛道。其分享的绿色投资"四维评估法"(技术成熟度、政策适配性、碳减排成本、ESG溢价空间)中,氢能储运与固态电池位列2024年投资热度TOP2。更关键的是披露的退出渠道创新:碳配额质押融资使项目IRR提升2.3个百分点。香港传艺集团据此优化基金配置,将固态电池项目权重从15%提至22%。

圆桌交流环节激荡产业智慧。30余家企业代表聚焦三大矛盾:高耗能企业面临技改资金缺口、中小服务商技术整合能力不足、碳金融产品流动性困局。某央企节能公司提出的"效益分享型EMC+碳收益分成"混合模式,为香港传艺集团正在推进的佛山陶瓷厂综合节能项目提供合作范式。正如葛勇所言:"双碳投资需要耐心资本",集团计划设立10年期气候专项基金,重点支持跨周期技术孵化。

本次会议彰显"技术-资本-政策"三角合力。香港传艺集团将深化三方面布局:建立工业能效数字孪生平台实现精准降碳;探索林业碳汇与分布式光伏组合开发模式;联合北京绿色创业汇设立大湾区绿色技术孵化器。在田智宇主任"系统能效革命"的指引下,集团将持续推动资本与技术深度融合,为双碳目标注入市场化动能。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