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

方子文化赋能家校共育“与孩子共创双赢的陪伴新规则”专题活动

2025-11-28 15:35  阅读量:8077   来源:凤凰财经周刊   会员投稿

2025年11月17日,深圳市南山区道新学校特邀小龚同学,为四至七年级学子带来“怎样能从爸爸妈妈那里争取到更多的游戏和陪伴时间?”的家校共育专题讲座。现场氛围热烈,线上直播间超过1.5万人次参与,直播间家长们也积极互动,反响热烈。讲座收获了老师、家长与学生的一致好评,为深化家校沟通、推进家校共育搭建了坚实有效的桥梁。

趣味开场,引出主题

方子文化赋能家校共育“与孩子共创双赢的陪伴新规则”专题活动

活动在孩子们笑脸中欢快启幕!

一句“每个孩子的期待,都值得被认真回应”的字幕缓缓浮现,瞬间戳中在场所有人的心底。

主持人亲切开场,以亲切的话语引出活动主题,询问同学们是否觉得争取游戏时间和父母陪伴比解数学难题还难,迅速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成功点燃了大家的参与热情。

互动热身,洞察期待

在“站坐之间”的小秘密互动环节,全体同学起立,通过一系列简单却富有深意的选择,让同学们在站与坐之间展现自己内心的小烦恼。

这一环节不仅活跃了现场气氛,更让主持人引导大家发现,无论站或坐,孩子们内心都藏着“想玩得开心”和“想被好好陪伴”这两个小期待。

强调了<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从读懂彼此开始的>这一重要性。

情景剧场,理解心意

方子文化赋能家校共育“与孩子共创双赢的陪伴新规则”专题活动

情景剧场环节邀请了4-5名同学上台,随机抽取场景卡进行角色扮演。

表演中,孩子们生动再现了生活中因手机问题与父母产生摩擦的常见场景。如作业完成后请求玩游戏被拒;玩得正嗨时被父母强行打断等。

表演结束后,主持人邀请观众分享对“爸妈”心理和担心的猜测,进一步引导孩子们理解父母行为背后的关爱与担忧。

集体共创,直面担忧

主持人鼓励同学们大声说出想到的爸妈的担心。

同学们积极发言,现场老师实时记录并投屏,大家共同“填满”了盾牌。

列出了如担心眼睛近视、沉迷影响学习、游戏内容不健康、耽误休息等父母常见的担忧。

这一环节让孩子们明白,父母的“拒绝”并非阻碍快乐,而是在保护他们,为后续学习沟通技巧奠定了基础。

核心法宝,传授技巧

一、我的时间我做主:同学们与同桌一起讨论并绘制“一周时间规划图”,将一周课余时间用不同颜色划分学习、运动、阅读、家庭时间、自由游戏时间等区域。

通过这一活动,引导孩子们学会自我管理时间,主动将规划拿给父母看,赢得父母信任。

二、发出邀请,而非提出要求:主持人通过对比命令式要求和温暖式邀请的不同表达方式,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说法不同结果可能天差地别。

随后开展“一句话改造”互动练习,全场同学积极参与,将生硬的要求改造成具体、有趣、充满期待的邀请。

三、打造“双赢协议”:主持人详细介绍了与父母签订“双赢协议”的四个步骤。

包括陈述愿望、理解担忧、提出方案、达成共识,并强调协议的核心是“说到做到”,只要守信用,父母给予的自由空间会越来越大。

实战挑战,巩固所学

小组讨论环节,同学们以座位区域为单位,针对“最棘手”的情境。如“爸妈不让玩任何游戏”;“想让爸妈放下手机陪自己”等,运用所学法宝设计沟通对话。

随后邀请2-3个小组上台展示,每组展示后主持人进行点评,并为表现优秀的小组赠送“方想想”文创作为鼓励奖励。

终极彩蛋“爱的翻译官”环节,主持人引导大家明白父母“不许玩”背后是“希望你健康”,孩子“想玩游戏”是在说“需要快乐和陪伴”,鼓励大家做彼此的“翻译官”,读懂对方没说出口的心意。

方子文化赋能家校共育“与孩子共创双赢的陪伴新规则”专题活动

活动最后,主持人布置回家小任务,鼓励同学们今晚用“邀请”的方式请爸妈陪自己做一件小事,哪怕只有 10 分钟。

全体同学转身对镜头,向线上的爸爸妈妈们表达感谢,承诺孩子小小的邀请是送给父母的信任和依赖,期待与父母成为成长路上的好“队友”。

背景音乐再次响起,孩子们挥手致意,屏幕显示“沟通让爱更靠近”,活动在温馨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此次方子文化与深圳市道新学校携手打造的家校共育专题活动。

以丰富多元的形式、贴近亲子生活的内容,搭建起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心意桥梁”。

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在轻松氛围中习得高效沟通技巧,更引导他们读懂父母关爱背后的牵挂与期许,为家校共育注入温暖动能。

未来,方子文化将持续深耕亲子教育领域,带动家庭与学校同频共振,让科学的教育理念落地生根。

让每一段亲子关系在理解与沟通中愈发和谐,共绘家校共育的美好蓝图!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