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

108岁抗美援朝“老兵”新冠转阴出院女儿讲述眼中的父亲

2022-12-23 12:50  阅读量:7567   来源:中新网   

108岁的抗美援朝老兵新冠肺炎出院,女儿告诉她眼中的父亲。

日前,108岁的上海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叶明从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出院这消息传遍了全国

作为中国最年长的重症新冠肺炎转阴出院患者,叶老先生在70多年前就奔赴抗美援朝战场,以麻醉师的身份参与了志愿军的医疗救治工作他是王曼的战友,这位93岁的老人以前从临港收容所医院出院

出院后,叶老先生的情况也牵动了大家的心。

5月16日下午2时许,该报记者联系到叶老先生的女儿叶芬,当时她正从医院赶回家我父亲从浦东医院出院后,被120急救车转到上海东方医院,继续接受治疗他现在情况稳定在缓冲病房住14天,就可以转到普通病房了他虽然还不会说话,但会睁开眼睛,有意识,有时还会跟我说悄悄话

在叶芬的印象中,父亲提起抗美援朝的经历,总是觉得很光荣,也会从小教育孩子:一切都要为别人着想他甚至经常拿出自己的钱去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父亲直爽的性格,对人热情的态度,体贴的态度,影响了我们一家人

她育有3女1子,卧床7年。

叶明的第四个女儿叶芬已经60岁了家里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大姐70岁了

由于姐姐和哥哥身体不好,叶芬说这些年照顾父亲的重任主要落在了她身上在她父亲感染新冠肺炎病毒之前,她已经在医院照顾他七年了

父亲能活到108岁,很不容易这次出院,我家人很意外叶芬说,父亲有冠心病,心绞痛,脑梗塞等基础疾病以前父亲能自由说话的时候,他就去看医生医生想给他装个心脏起搏器,他爸爸不同意,说顺其自然吧,活着看哪天是哪天

七年多来,因为很多基础疾病,父亲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不能出院他每天躺在病床上,需要护工和我们的照顾这次护工先感染,不幸中招,出现发烧咳嗽症状叶芬说

4月11日深夜,我收到了我父亲将被转移到新冠肺炎指定医院的消息当时,叶芬立即赶到父亲的医院,跟随120救护车前往浦东医院像我父亲这么大的人,肯定有人照顾,怕有什么意外

进病房陪爸爸治疗,每天帮他翻身拍背。

在浦东医院15A病房,叶芬24小时陪着父亲,几乎不睡觉,也不敢睡得太深她一直观察着父亲病情的变化看呼吸是否变得气短,心率是否平稳,血氧饱和度是否偏低如果很低,你应该立即通知医务人员

治疗期间,叶芬睡在父亲病床边的简易小床上除了初级护理,她父亲还通过胃管获得营养她经常和护士一起学习,她还能帮父亲翻身,拍拍他的背,给他擦身

给叶芬印象最深的是病房里的两位医生和护士一个是浦东医院的心内科医生江清源,另一个是护士吴胜天他们很耐心,问问题也很仔细,一直很关心我父亲的病情

进入病房的第九天,叶芬也感染了新冠肺炎。

这一天,我其实期待了很久周围都是阳性患者,还好身体很好,没有什么基础疾病医生们很惊讶我进病房后过了这么久才被感染我感染后身体也很好,后来很快转阴,符合出院条件

日前,考虑到母亲一个人在家生活,母亲也94岁了,父亲病情稳定叶芬想到要回家看望母亲,于是提前协调护工在病房照顾父亲

在护理团队的精心护理下,叶明的实验室指标和生命体征一天天好起来经过30多天的治疗,叶芬终于等到父亲出院

父亲经常帮助别人,教育孩子为别人着想

那是他父亲的战友王曼如抗美援朝医疗队队员的消息叶芬从网上了解到的

日前,媒体报道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93岁老人王曼如出院报道中还有一张老照片叶芬一眼就认出了她的父亲她很激动,把这个消息分享给了当时浦东医院的护士

我父亲和王曼茹都是上海市第三医院的医护人员王曼茹是儿科护士我父亲是外科手术室的麻醉师当时他被称为麻醉师‘技师’因为他的出色表现,我父亲有机会去抗美援朝参加志愿军救援工作叶芬回忆说,父亲上战场的时候还不到40岁,而她和哥哥姐姐们还没有出生

小时候,父亲会给家里人讲他抗美援朝的经历我印象最深的是,父亲总是说,能上战场参与救治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当时不顾自己的死活,不断有伤员来现场,需要马上拿担架抬抢救伤员是第一要务

在叶芬眼里,父亲为全家树立了好榜样他从小就教育我们,为别人做事要先为别人着想他也经常拿出自己的钱去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包括同事,亲戚朋友,病人他还自掏腰包,向医院或红十字会等机构捐赠了一些药品和医疗器械

叶芬说,一家人团结和睦,做什么事都是有商有量,大家都很孝顺父母。

父亲直爽的性格,热情体贴的待人态度,影响了我们一家人叶芬说

叶芬说,他18岁进入上海东方医院,在医院保卫科工作,直到60岁退休目前,他会在业余时间为医院做一些工作叶芬的母亲曾经是上海东方医院后勤部门的员工,叶芬的姐姐也是上海东方医院的护士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md